- 曹新宇
施坚雅、帕金斯等人倡导的明清时期城市化历史中“经济──地理”的人类学理论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微观个案研究。清代山西贩粮路线的演变历史对此提出反例。对山西粮食运销的考察结果表明,区域性市场需求的扩大是刺激粮食长途贩运的重要原因,粮食的运销也支持了相关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清代晋中南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同口外蒙古的垦殖活动有一定的互动关系。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史念海
我从1933年接触中国历史地理到现在已65个春秋。60多年来,我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结下不解之缘。在这篇文章中,我从十个方面简单回顾了自己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历程,进一步阐发了自己的一些主要学术观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有用于世的学科,深望这门学科能够发扬光大。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9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吴宏岐
本文以全新的视角对《史记》一书的地理学内容进行了整体分析和评价,认为除《河渠书》和《货殖列传》而外,散见于《史记》全书的地理学资料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天地人合一的大地理观、囊括中外的大视野和原始察终的动态地理现构成了司马迁完善的地理学思想体系。司马迁不仅对中国古典地理学有开创之功,其地理学思想更对后世中国地理学的发展生了巨大影响。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8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宋传银
从秦代到清代,湖北人口由鄂西北向鄂东转移。隋朝是一个转折点。隋朝以前鄂西北地区占主导地位,后一阶段鄂东区占主导地位。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吕卓民
土地垦殖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明代奖励耕垦和实行军屯、民屯等屯田措施的作用下,西北地区在土地垦殖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依据史志资料对明代西北各个不同区域内的土地垦殖状况进行了论述。通过统计土地垦殖的田亩数量及其前后期的对比变化,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了明代西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状况。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8k] [下载次数:5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韩昭庆
本文探讨了洪泽湖形成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并对其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认为黄河夺淮和高家堰的修筑是洪泽湖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洪泽湖的演变经历了为五个阶段,即:明代中叶以前湖涧并存阶段;明中后期东部湖面扩展阶段;明末清初湖盆淤淀及清口门限沙充分发展阶段;康乾时期湖面西扩阶段及康熙中期以后的洪泽湖水库阶段。洪泽湖演变的模式为:清口处淤淀──修筑高家堰(抬高水位,蓄清刷沙)──刷沙阶段性成功──清口处再淤淀──加高高家堰──又是剧沙阶段性成功──清口再淤淀……湖面随水位的递增不断扩大。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1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耿占军,马珺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史红帅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桥驿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裕民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5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孙冬虎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耿占军,马珺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念海
汉都长安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汉代长安城进行了全面探讨,着重论述了汉长安城的营建规模,分析了汉代长安城兴衰的具体原因。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1k] [下载次数:10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郭声波
唐朝在岷江西山地区设有许多羁縻州,其中茂州都督府所领翼、涂、维、笮、炎、彻、冉、穹、向九州建置较早,历史较长,影响较大,而至今学术界对其基本情况不甚了了。本文以贞观十三年(639)年为时代断面,对该九州的建制沿革、交通及地望进行了初步研究,考定翼州治今茂县较场乡,涂州治今坟川县卧、龙乡卧龙关,维州治今理县甘堡乡西南,笮州治今理县朴头乡毕棚沟上游,炎州治今小金县沃回乡,彻州治今小金县城,冉州治今小金县北木城牧场,穹州治今小金县日隆乡,向州治今茂县北卡尔牧场。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4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王子今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薛平拴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元林
明清渭河下游泛滥决徙甚于前代。明代渭河“岁溢而善崩”,“率三二十年一徙”。清代更趋混乱,泛滥次数增多,规模增大,湾环不断。而南山支流入渭口泥沙堆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渭河河道。黄河的摆动和倒灌,使渭口伸缩,拦门沙增加,渭河变迁更趋复杂。1996年8月渭河下游出现罕见的大洪水,当是明清乃至近现代渭河变迁的结果。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萧正洪
清代中国西部农业技术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区域不平衡。它一方面表现为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农业技术组合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是技术发展的空间过程中存在着突出的“孤岛”现象。与之相关联的是,不同的农业资源条件下技术的利用效率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1998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0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