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 1906—1931年日俄经济势力在东北地区的空间推移——以港口、铁路、货物运销范围的变化为视角

    姚永超

    日俄战争造成的南北满地理概念, 仅是以条约形式划定的非区域实体的空间分界范围。1906—1931年, 日本通过港口和铁路线的建设, 使其经济势力逐渐从东北南部扩大到东北北部; 同时, 俄国 (1921 年以后为苏联) 在东北北部的经济势力范围则逐步退缩。随着港口—铁路网的完善, 1931 年后日本确立了在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霸权。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7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77 ]
  • 秦内史置县研究

    徐卫民

    对于秦县的研究,恩师史念海曾在上世纪30年代写过一篇《秦县考》。从此后很少有人问津,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史料缺乏,随着近些年关于秦县考古资料的不断发现,才使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成为可能。本文仅就秦在内史地区的置县加以研究,作为对先生文章的补充。并以此文作为对先生辞世三周年的沉痛悼念。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9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52 ]
  • 古谢邑地望考

    陈隆文

    古谢邑地望在何处, 影响较大的有南阳说、唐河说和信阳说三种不同观点。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认为谢邑故址当在河南南阳县, 即今南阳县金华乡东谢营村。笔者通过对《诗经》中所反映的古谢邑地理形势的分析, 以及《水经注》、《大清一统志》等文献材料中所记的谢水、棘阳故城、新都故城与谢邑的相对方位的辨别, 再联系相关考古材料认为谢邑故址当在今唐河县郭滩乡古谢庄一带。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3 ]
  • 《今水经·浈水》考释

    朱隽嘉

    北江是珠江的三大支流之一, 对广东省有着重要的意义。黄宗羲《今水经》以“浈水”的名义, 对其加以记载, 但其中错误甚多。本文试图通过考证的方式, 对北江的源头、支流、入海情况一一辨正之, 试图把一个完整的北江水系呈现在读者面前, 为进一步进行对北江的历史地理研究做基础性的工作。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1 ]
  • 陕南龙舟竞渡起源辨误

    晏波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6 ]
  • 陉庭、荧庭、陉城小考

    马保春

    陉庭、荧庭和陉城是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在今山西省南部的地名, 一些学者以为陉庭和荧庭是一地二名, 又有人把陉城当成陉庭, 所以出现了三名同地的现象。我们认为陉庭和荧庭截然两地, 陉城也不是陉庭。对三者的具体位置, 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2 ]
  • 森林史研究:以菲律宾森林滥伐史研究为重点

    包茂宏

    本文主要介绍国际森林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和解释菲律宾森林滥伐史的主要观点。就国际森林史研究来看, 经历了一个从重点研究温带森林史向热带森林史转变的过程。就菲律宾森林滥伐史研究来看, 提出了诸如人口增长压力说、木材生产和贸易说、林业政策鼓励说、行政不力和政治腐败说等重要解释框架。森林史研究需要超越从单因素出发进行解释的现状, 需要向综合研究转变。国别和专题的森林史研究需要从全球森林史和环境史的整体视野来关注。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16 ]
  • 清代黄龙山地垦殖的政策效应

    杨红娟,侯甬坚

    本文以清代黄龙山地的垦殖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清代中央到地方影响山地垦殖的有关政策的梳理, 分析了鼓励山地垦殖政策和逐步取消对外来移民的限制政策互相作用。这种政策的效应在清代中后期使得黄龙山地人口增加、垦殖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这种垦殖的盈缩, 有清一代, 其覆被经历了林地-农地-林地的变迁。山地垦殖的结果导致了黄龙山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54 ]
  • 宋代矾产地“西山保霸州”考

    谭景玉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0 ]
  • 中国古都学理论建设刍议

    朱士光

    根据中国古都学近年来实证性研究蓬勃开展, 成果丰硕, 而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形势, 强调了适时加强理论建设对推进这门新兴学科深入发展之重要作用; 同时对当前加强中国古都学理论建设从学术层面上提出了三点见解, 指出应充分注意这门学科的学科性质与任务、深刻把握其学科特性、恰当关注其学科组成的层次性与相应之理论体系之层次性; 论文还对加强学科理论建设之途径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44 ]
  • 20世纪的中国古都研究

    华林甫

    该文勾画了二十世纪中国古都研究的轮廓。作者认为中国古都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 即理论探索、七大古都研究和其它古都研究。此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总之, 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尽管一些不足方面有待于展开。作者预言: 出于学科本身的需要和社会的企盼,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古都研究有望取得更大的进步。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2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643 ]
  • 利玛窦世界地图传入韩国及其影响

    杨雨蕾

    利玛窦世界地图是东西文化交流的重大课题。自20世纪初到现在, 对此课题各国学者都做过不少深入的研究, 但总体看来, 对其传入朝鲜半岛的情况和影响研究不够深入全面。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和成果, 探究其传入朝鲜半岛的史事, 考察目前地图在韩国的收藏情况, 并对它们带给朝鲜半岛的影响作一概述。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19 ]
  • 释“瀵”——基于对方志舆图符号的解读

    于风军

    本文通过对作为自然景观兼人文景观的瀵的空间形态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 对乾隆《阳县志》中《阳县境图》上的“瀵”符号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作了解读, 指出“瀵”的符号形象独特而醒目, 充分地体现了“瀵”这一景观的空间特征和地域影响特殊性。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62 ]
  • 读《汉书·地理志》札记一则

    马保春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2 ]
  • 河南土地数据初步研究——以1368—1953年数据为中心

    傅辉

    本文在对土地代用资料 (纳税单位) 考证、分类等综合分析基础上, 探索将土地代用资料转化为实际耕地数据的方法, 以及修正、验证各时间断面土地统计数据的可行性。同时, 尝试利用代用数据与实际耕地之间的转换关系, 重建一套完整的数据操作方法, 以便提高历史时期土地数据的可信度。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72 ]
  • 分野的虚实之辨

    李智君

    分野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天、地、人”信仰秩序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本质是建立起天秩序与地秩序之间的映射对应系统, 这里的天包括天体、星座、气象、时间等, 而地也极为丰富, 可以是大的区域、列国、州、郡、山脉、河流等等不一而足, 但最为常见的是天体与列国、州郡的对应关系。本文对分野与行政区划关系进行了考察, 发现分野思想的发展虽然依托于行政区划体系, 但西汉以后与行政区划之间逐渐疏离, 进而成为远古信仰秩序思想的象征。究其根本: 建构信仰秩序系统是分野之实, 而形式的繁杂与混乱, 并不为皇权拥有者所重视, 乃分野之虚。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8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40 ]
  • 试论十六国时期契吴山的地理位置

    吴洪琳

    鄂尔多斯高原环境变迁问题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 有的学者认为早在更新世后期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沙漠就已经存在, 而另外一些学者则根据十六国时期大夏国主赫连勃勃对契吴山的赞美及其他史料, 认为现今是沙漠的地方在先秦甚至是至北魏时期还是水草丰美的草原或森林景观。在这些争论中, 关于契吴山的真实地理位置则成为论述这一问题时的焦点。大多数学者认为契吴山应在大夏政权都城统万城以北, 而另有学者对此持有异议, 认为契吴山当在云中地区。本文从记载统万城的四种文献的史料来源、铁弗匈奴的族源及赫连夏政权的民族构成、史书中所记统万城当时的城市环境及自然景观三个角度, 论述契吴山及契吴城当在统万城以北。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56 ]
  •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的价值与缺陷

    郭声波

    《大元混一方舆胜览》是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元代地理总志, 迄今无人对其进行专门研究, 本文作者因整理之故, 举例若干, 就其价值与缺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 勾画了一个大致轮廓, 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该书的理解和使用。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7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13 ]
  • 明清时期潮州粮食供给地区及路线考

    王元林,刘强

    明清时期, 潮州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粮食日益不能自给, 不得不到本地区之外购买粮食。随着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大, 江西赣州, 广东雷州、琼州、高州, 福建厦门、台湾, 东南亚暹罗、越南等国先后成为潮州粮食的供给地。粮食供给地的变化, 引起贸易路线的变迁。潮州粮食贸易亦与潮州华侨出国有很大关系, 潮州的粮食贸易形成自己独特的原因和规律。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6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65 ]
  • 唐代以前福建宗教信仰的地域分布格局

    林拓

    福建宗教信仰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 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取得长足的进展, 但对于唐代以前福建宗教信仰的研究却相当薄弱, 而早期的状况对此后福建宗教信仰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奠基意义。本文在相关史料勾稽的基础上, 试图尽可能地揭示唐代以前福建佛教与道教信仰分布、播迁与传衍的地域分布格局。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77 ]
  • “郑州商都3600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4年年会”隆重召开

    亿里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8 ]
  • 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若干进展

    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

    以探讨未来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作用为目的, 根据近半个多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对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若干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内容涉及: ①历代疆域政区研究与历史地图的编制; ②历史气候与自然灾害研究; ③历史时期地表过程研究; ④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⑤区域综合与重大历史事件研究; ⑥历史时期人地关系与适应模式研究; ⑦基础资料的积累与新技术应用等 7 个方面。除上述进展外, 中国历史地理学还建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 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术继承人和学科带头人。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30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708 ]
  • 明代宁夏畜牧业的经营类型与地域分布

    张维慎

    明代宁夏的畜牧业, 从经营方式上可分为官办监苑畜牧业、军卫畜牧业、藩王畜牧业、民间畜牧业 4种。军卫畜牧业和民间畜牧业在宁夏南、北皆有分布, 而官办监苑畜牧业和藩王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宁夏南部, 且呈犬牙交错的状态。宁夏镇的畜牧业是以军事卫所畜牧业为主, 民间畜牧业为辅。而宁夏南部的畜牧业, 在明前期是以藩王畜牧业和官办监苑畜牧业为主, 民间畜牧业为辅; 至明后期, 则以藩王畜牧业为主, 民间畜牧业部分替代了官办监苑畜牧业的位置。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03 ]
  • 关于“尧都平阳”历史地望的再探讨——兼与王尚义先生商榷

    卫斯

    史籍所见尧都之“平阳”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平阳”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一带是可以肯定的。“王文”所采信的皇甫谧《帝王世纪》“帝尧始封于唐, 有徙晋阳, 及为天子, 都平阳。平阳即今晋阳, 即太原也”之说法根本就是错误的。考古学提供的一条重要线索, 陶寺遗址的地理位置与古文献记载的“尧都”地望相合, 其放射性碳素年代 (距今4200—4400年之间) 也与古史传说中“陶唐氏”兴盛的年代基本一致。先秦“太原”指晋南, 现在的太原是战国末期才出现的地名。太原始称晋阳则是汉以后的事。太原之“晋阳”没有早于春秋之前的考古发现。太原之“晋阳”与唐叔虞之封地无涉, 与“尧都平阳”更无涉。今临汾塔儿山周围的汾浍平原地带就是当年“唐尧”统治的“唐国”属地, 其“帝都”之墟当为今考古发现的山西襄汾之陶寺遗址。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264 ]
  • 从陆机《辩亡论》看赤壁之战的战址

    刘盛佳

    陆逊之孙, 陆抗之子的陆机, 在《辩亡论》中指出赤壁之战曹军的进军路线是:“浮邓塞之舟, 下汉阴之众”, 邓塞是今襄樊市市区; 与陈寿“公自江陵征备, 至巴丘, ……公至赤壁”吻合, 因为江陵为汉县, 包括今荆州市市区和江陵县, 荆门市市区和沙洋县, 以及潜江市; 巴丘乃云梦泽的古称, 正好循古代夏口至江陵走夏水航线一致。加之文聘为江夏郡太守, 郡址先沔口 (今汉阳), 后石阳 (今黄陂), 所以赤壁之战战址是黄州。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6 ]
  • 河南县始置时间考

    樊莉娜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2 ]
  • 为了失去的绿洲——《河西走廊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评介

    濮仲远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01 ]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总目录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6 ]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编委会会议纪要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9 ]
  • 投稿须知

    2005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