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新书评介

学术信息

  • 投稿须知

    2007年02期 No.83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7 ]
  • 温州沿海平原的成陆过程和主要海塘、塘河的形成

    吴松弟;

    本文依据丰富的历史文献和今人的调查资料,详细考证浙江温州的瓯江、飞云江、敖江等三条河流的河口平原的成陆过程,并对当地古海塘的兴修及其演变为后世的塘河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温州河口平原成陆的特点,提出塘河从海塘演变而来的观点,并认为整个东南沿海丘陵类似塘河这样的河流均可能由海塘演变而来。

    2007年02期 No.83 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9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221 ]
  • 明清时期长江武汉段江面的沙洲演变

    尹玲玲;

    本文论述了明清时期今长江武汉段江面上近武昌江岸和近汉阳江岸的沙洲演变,认为江中的沙洲变迁在东、西两岸大致经历了鹦鹉洲(偏东岸)、刘公洲(偏西岸)、金沙洲(偏东岸)、新刘公洲(偏西岸)、白沙洲(偏东岸)、新鹦鹉洲(偏西岸)、新白沙洲(偏东岸)这一交替出现及消亡或并岸的过程;并指出沙洲演变与港口变迁及商业市集贸易、南北两岸岸线及城垣堤防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导致的东西两岸在经济利益和城垣堤防上的矛盾和冲突等一系列问题。

    2007年02期 No.83 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21 ]
  • 灞河中下游河道历史变迁及其环境影响

    桑广书;陈雄;

    灞河是西安市东部渭河支流,古都长安重要的天然屏障。灞河河道历史变迁及其环境影响研究是西安历史环境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研究了灞河中下游河道的历史演变和环境影响,认为毛西村以上灞河中游河道演变主要表现为河道下切、西移,通过研究灞河右岸阶地,计算出了灞河中游河道自形成以来的西移、下切量。中游河道变迁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是白鹿原原边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严重。毛西村以下的下游河道秦汉以来河道位置比较稳定,文章提出汉代灞桥在段家村、下水腰村一带,汉代漕渠在解放村附近与灞河相交。历史上灞河下游河道变迁主要表现为河床淤积抬高,隋初至元代淤积量为2米左右,元代至清代淤积量为2.68米。河道淤积影响下游桥梁、渠道安全,沿河洪水灾害威胁严重。河道淤积的主要原因是历史上伴随蓝田县人口快速增加,秦岭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2007年02期 No.83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8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49 ]
  • 4280aBP.至战国黄河下游流路续考

    任美锷;

    2007年02期 No.83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0 ]
  • 燃料换代历史与森林分布变迁——以近两千年长江上游为时空背景

    蓝勇;黄权生;

    清代中叶以前长江上游在使用传统的生物质燃料时期燃料总体十分富足,唐宋元明时期个别煮盐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薪材匮乏的现象,但并不影响总体的生物质燃料的丰富充足状况。长江上游最早在汉代就开始发现火井,并在晋代利用天然气作为手工业燃料,但直到清代才逐渐在川东、川南部分地区盐业中广泛使用,而在生活中较多使用天然气等液化气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煤炭在中国也是早在汉代就开始,在长江上游的使用早在唐宋就出现,但很长时期内不论是在生产中或是在生活中都是煤炭与木材、木炭并用。近代以来,城市生活和生产煤炭使用范围扩大,但农村受多方面的制约,煤的使用程度并不十分普及,直到今天,农村生物质燃料仍为主体。由于人口压力、工业化过程中燃料换代不能实现,清中叶以来至20世纪80年代,是长江上游生物质燃料的危机时期,也是从生物质燃料向非生物质燃料转换的转折时期,其中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达到顶峰。近十多年来,由于液化气、煤炭、沼气、电力等非生物质燃料大量使用,燃料换代加速,加上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实际生活人口减少、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烹熟可食用品增多,虽然生物质植物燃料在农村仍为主体燃料,但城市乡村的生物质燃料薪材采伐量大大减少,森林生态环境的压力减弱。

    2007年02期 No.83 3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94K]
    [下载次数:1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527 ]
  • 历史时期四川凉山地区森林植被的变迁

    朱圣钟;

    本文根据全新世中期以来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分全新世中期、西周至春秋、战国至西汉初年、汉唐时期、唐末至两宋、元明清六个时期对历史时期四川凉山地区森林植被的变迁情况进行了探讨,认为其总的演变趋势是逐渐萎缩,但其中亦有反复,过程极为缓慢;森林植被的演变是一个立体的动态过程;森林植被的演变有气候变化的原因,但无序的人为开发是造成历史时期凉山地区森林萎缩的最主要原因。

    2007年02期 No.83 4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9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89 ]
  • 试论宋代对野生动物的捕杀

    魏华仙;

    宋代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商业市场的活跃,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对野生动物的食用、药用、器用价值的追求热情日盛,使得野生动物经济价值凸显,这是导致野生动物被捕杀的根本原因,由此对当时和后世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2007年02期 No.83 53-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7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246 ]
  • 凿池而饮:明清时期北方地区的民生用水

    胡英泽;

    本文利用地方志,田野调查收集的水池碑刻、口述资料,对明清时期北方地区的水池进行了研究,认为开凿水池集蓄自然降氷是解决缺水地区民生用水困难的有效形式,水池人文景观构成北方行聚落显著的外部特征。治所和乡村在应对缺水环境时存在一定的制度差异性,传统政府职能在解决民生用水问题方面有其局限性。在水资源缺乏的环境下,用水秩序构成北方乡村社会秩序一个重要方面。

    2007年02期 No.83 6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9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484 ]
  • 晚清徽州社会救济体系初探——以光绪三十四年水灾为例

    吴媛媛;何建木;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夏,地处皖南的徽州地区山洪暴发,徽州地方社会及流寓各地的徽籍人士就此次水灾及时展开了救助。本文以灾后救助所形成的征信录为主要资料,结合文集、徽州文书和地方志等有关史料,对此次灾害及其救助情形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结合受灾村庄的地理微环境,以赈灾款额为代资料揭示出灾情的空间分布,接着探讨了在晚清义赈兴起的大背景下,此次水灾的赈济过程和各赈灾机构的实际作用,并关注了赈灾款项与赈济物资的来源与比例,以期揭示在财政匮乏、政局动荡的晚清社会,随着邮政、报纸等新事物的发展,偏处一隅的徽州地区是如何应对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灾的。

    2007年02期 No.83 78-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2K]
    [下载次数: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37 ]
  • 1650~1850年伊克昭盟人口复原研究——以蒙古人为研究对象

    郝文军;

    清代伊克昭盟的人口数字,尤其是蒙古族的人口数字一直比较模糊。一是因为史书缺乏记载,二是民国以来相关研究太少。相关学者在涉及这一问题时或者避而不谈,或者仍沿用民国时期贺扬灵的估计数字。作者在做相关课题时也涉及到这一问题,并发现贺扬灵的人口估计方法值得商榷。本文以1650~1850年为研究时段,以蒙古人为研究对象,以讨论丁的性质和户均人口为切入点,运用现代人口学的研究方法并结合相关资料,对清代前中期伊克昭盟的蒙古族人口进行复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1650年人口为14万左右,1750年为17万多,1850年为21万多,达到人口高峰。

    2007年02期 No.83 89-9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44 ]
  • 鄯善王国的畜牧业

    王欣;常婧;

    作为汉晋时期西域主要的绿洲城郭国之一,鄯善王国的牧业经济也十分发达,不仅为丝路交通提供了充足的畜力资源,而且在王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地的牧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大致可分为牧养和厩养两种方式。鄯善王国有王室专属的畜群,并对畜群造册登记,设置专门的官吏进行管理。鄯善王还常以敕谕的形式直接参与畜牧事务的管理。各类牲畜不仅是王国重要的税收来源,而且还在民间的商贸活动中充当着货币的角色。

    2007年02期 No.83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39 ]
  • 明清时期西北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与演变

    吕卓民;

    明清是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结构又一次发生重大改变的时期,随着区域农业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最终得以取代畜牧业生产,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2007年02期 No.83 10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47 ]
  • 春秋赤狄皋落地望与皋落戈铭文释读

    陈隆文;

    皋落戈与上皋落戈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赤狄族的居地和迁徙具有重要价值。两戈的发现说明皋落与上皋落在春秋时期应为两地,东山皋落在晋南垣曲,上皋落在晋中昔阳。而皋落戈铭文中的第六字当释为沈,沈作为地名当是晋南汾涑一带的古称。

    2007年02期 No.83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3K]
    [下载次数:4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88 ]
  • 周都“西郑”地望考

    吕亚虎;

    古本《纪年》所载西周穆王以下的都邑“西郑”与“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郑”实为一地,郭璞、臣瓒等以其地在今陕西华县一带,通过对存世金文资料的梳理,结合文献记载,笔者认为周王朝中后期的都邑——西郑的地望在今陕西凤翔一带,而非陕西华县。

    2007年02期 No.83 115-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6K]
    [下载次数:4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79 ]
  • 《史记索隐》“■县”地名校议

    王永吉;

    今本《史记·黥布列传》“兹乡”《索隐》注“番阳■县之乡”,当作“鄡阳县之乡”。“■”为“鄡”之俗讹字。“鄡”字又作“郻”,《汉书·地理志》郻县在巨鹿郡,鄡阳县在豫章郡,与番阳近者为鄡阳县,《索隐》作“鄡县”误。西汉无番阳郡,依《索隐》体例亦不得言“番阳鄡阳县”。《史记索隐》当是据《汉书》颜师古注为说,今本《索隐》此注有误。

    2007年02期 No.83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6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58 ]
  • 近代青岛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历史研究及启示

    李东泉;

    青岛是中国近代城市中按规划建设发展起来的典型代表,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体现了良好的互动关系。历史研究显示,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前提,对城市性质、城市空间形态、城市形象、城市经济活动乃至城市社会结构等方面都发挥具体的作用。近代青岛不仅用事实证明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而且对今天的城市规划工作,无论从进一步认识城市规划的作用,还是具体到规划的制订与实施等方面都有若干启示。

    2007年02期 No.83 12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1K]
    [下载次数:30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917 ]
  • 试论20世纪30年代青岛崂山旅游资源的开发

    高玉玲;

    20世纪30年代,在全国性的城市规划浪潮中,青岛市政府制定了《青岛市暂行建筑计划》、《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初稿》等一系列详细的市政计划,明确将青岛定位为“工商、居住、游览城市”,并把崂山开发列入规划范围。在此规划基础上,进行的市政建设和崂山旅游资源开发等一系列的现代化建设,使青岛城市旅游功能突出地显现出来。随着以崂山为重点的旅游资源的开发,青岛这一时期的旅游活动快速发展起来,成为其建国前的鼎盛时期。

    2007年02期 No.83 137-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7 ]
  • 论《武备志》和《南枢志》中的《郑和航海图》

    周运中;

    过去学界长期使用的《郑和航海图》是向达先生根据《武备志》所录图的整理本,其实这个版本并非出自明天启年间的《武备志》原刻本,而是出自清初的删改本,《故宫珍本丛刊》中所收录的《武备志》才是明原刻本。过去学界只知《武备志》中有此图,其实成书于明末的《南枢志》中也录有此图。本文比较了上述三书中所录的《郑和航海图》,发现三者互有对错,因而不能在使用中简单地去一存一,将三图结合考其讹误,辨伪存真,作出新本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向。

    2007年02期 No.83 14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0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231 ]
  • 关于利用历史文献信息进行环境演变研究的几点看法

    方修琦;

    针对如何更好地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献记录,开展历史时期环境演变研究,本文提出四点看法:从地球系统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中寻找研究的主题,在诸多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答案,构建历史文献信息共享的环境演变研究平台,培养文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2007年02期 No.83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7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