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补白

  • 大河三角洲历史河网密度格网化重建方法——以上海市青浦区1918-1978年为研究范围

    潘威;满志敏;

    本研究以2004年上海市青浦区为研究范围,基于GIS技术构建格网体系,提取1918年和1978年2份军用地形图中的湖荡面积、河网密度、河流长度等指标,比对两者相关指数的分布状况和变化程度发现1918-1978年本区河网密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开挖新渠的同时大量保留地表原有水体。通过本个案研究总结出大河三角洲历史河网面貌的复原方法包括图形资料实测情况判断、实际分辨率分析、误差来源探讨、调校误差、格网体系构建等步骤。

    2010年02期 v.25;No.95 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下载次数:1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299 ]
  • 西晋以来彭原古城附近沟谷的演变与复原

    姚文波;孟万忠;

    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调查,确定出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彭原乡的两座古城遗址分别是后汉富平县城(GC1)和唐宋彭原县城(GC2),唐宋彭原县是北魏永和元年(434年)以后从今庙头嘴村搬迁到南庄村。据此推断泾河四级支流、马莲河三级支流彭原沟(当地称湫沟)流域的现代侵蚀沟,是在此年以后开始发育的。利用黄土高原现代侵蚀沟地貌年龄计算公式,计算出彭原沟主干沟道现代侵蚀沟的地貌年龄为1669±819年,沟口附近的现代侵蚀沟发育于西晋成帝咸康五年(339年)前后,其主要分支沟谷现代侵蚀沟的地貌年龄介于900±442~1300±638年之间。沟头平均延伸速度为3.367m/a,沟谷平均下切速度为0.063m/a,平均加宽速度0.19m/a。公式计算结果与考古结果基本相符,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依此结果,将彭原沟及其支流地貌复原至西晋时期。

    2010年02期 v.25;No.95 15-2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43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7 ]
  • 唐代“六胡州”州城的建置及其运用——“降户”的安置和役使的一个类型

    朴汉济;李椿浩;

    唐朝在突厥降户中贾胡的处理上采取把他们安置在适合生活的地方,并对之进行驱使的办法。这典型的表现在"六胡州"州城的建置及其运用之上。六胡州设于"河曲"之地的中西部一带,介于六州中的灵州、夏州之间,是指鲁、丽、塞、含、依、契等六小州。在突厥降户中,主要是贾胡降户被集体安置在这些州城之内。这些州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的最南段一带,以及长城以北较为狭窄的地区,属于北方著名的湖泽地区,利于养马。六胡州民之所以主要由贾胡降户来组成,是因为他们具有养马等技术特长。他们在六胡州的州城内受到统治,并受驱使从事养马的工作。六胡州在高宗调露元年建置,这时唐朝正好遭遇养马大量丧失的危机,这是建置六胡州的重要原因。此外,六胡州因"以唐人为刺史",而不称羁縻州。六胡州民居于州城内的"坊"里。他们不一定都一直活动在州城之内,但应"编籍"在州城中一定区域的名称之下。

    2010年02期 v.25;No.95 2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17 ]
  • 唐京兆府万年县乡里补考

    户崎哲彦;

    唐代万年县曾有何乡,宋代记载不全,最近西安出土不少唐墓,《唐代墓志汇编》等释读往往有误。本文据拓本释读并考证而得知:万年县有"细柳乡"在今临潼区西泉乡一带;又有"凤栖乡",在"义善乡"之东或南、"洪原乡"之北。宋时有"少陵乡",唐时有"少陵原"而无"少陵乡"。

    2010年02期 v.25;No.95 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60 ]
  • 清、民国时期靖边县城选址研究

    成一农;

    本文分析了清、民国时期靖边县城的选址以及城址迁移中非理性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重要性,阐述了以往城市选址研究中"以果论因"的研究方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中国古代城市选址的研究中应该深入分析其中人以及非理性的因素,展现一个多彩的历史。

    2010年02期 v.25;No.95 5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9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241 ]
  • 从宋代诗文看幽思与胜览思想对宋代地图学发展的影响

    潘晟;

    幽思与胜览是两宋时代地图学中的两个重要思想脉络。在思想感情与意识形态之外,它们对当时地图学发展的影响大致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促进了政府测绘边疆地图的同时,激发了私人对边地的探险旅行和地图测绘活动;各类"天下"舆图的绘制,在文化和空间上塑造了王朝整体地域形象;推动了历史地图和州郡类区域地理图的不断发展。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则是,在强烈的思想感情驱使下,石碑作为一种特殊的材质成为宋代地图绘制的重要载体,推动了地图绘制形式的发展。与幽思相比,胜览更多地体现了宋代地图学发展中的乐观因素,推动了八景图意象的兴起和山岳地图的流行,在中国地图学中开出一朵灿烂夺目的以审美为核心的地图分支。

    2010年02期 v.25;No.95 6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8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08 ]
  • 因袭与调整:晚期方志中的分野叙述——以山东方志为例

    田天;

    本文梳理了明清以来的山东方志分野,总结了山东方志中各县分野分布,并进一步考察了其叙述方式与理论背景。本文认为,传统分野理论自身本存在矛盾,且关注对象为较大的行政区划。多数地方志编纂者并非盲目因袭经典或官方文献,而是有自发的思考与书写。在这种背景中,方志分野叙述既有对分野理论本身的怀疑,也有刻意地调整与弥合。如将之置于思想史的背景中理解,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分野理论的传承脉络及其在思想史与地理学史中的内涵。

    2010年02期 v.25;No.95 84-9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7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3 ]
  • 《陕西行都司志》存佚考

    吴浩军;张力仁;

    包节所撰《陕西行都司志》是明代唯一的一部行都司志。《包侍御集》卷5收有《甘肃志六序》,此《甘肃志》即《陕西行都司志》。该志《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史部地理类存目"中,后世诸家目录即不见载,《陇右方志录》断定已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也没有收录。但其资料被大量保存在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刊的《西镇志》、《凉镇志》、《甘镇志》、《肃镇志》和乾隆《甘肃通志》等地方志及顾炎武《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等典籍中,其他如《禹贡锥指》、《水经注疏》等地理学著作也有引用。《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之《陕西行都司部汇考》即由《陕西行都司志》删削篡改而成。该志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我们期待着辑本的成书出版。

    2010年02期 v.25;No.95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5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14 ]
  • 陈桥驿《水经注校证》校点商榷

    宋震昊;

    中华书局新印的《水经注校证》,是由郦学名家陈桥驿先生校勘的优秀作品。该书继承了《水经注校释》的优良学术品质,是研究《水经注》不可多得的佳本。笔者经过各种版本的相互比对,择出标点错误二十余条,以求对是书有所补益。

    2010年02期 v.25;No.95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6 ]
  • 甲骨卜辞田猎地“衣”之地望考——兼论衣、殷、邺之地理纠葛

    朱彦民;

    甲骨卜辞中有一个重要的田猎地"衣"。过去的学者往往将其地望指在今河南沁阳一带。今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材料考证,该"衣"地不在沁阳地区,而在靠近殷墟的漳河流域。而"殷"、"衣"二字在古文献中每每通假,"殷"地之得名,当从"衣"而来。此地既是殷先公王亥或上甲微所居之故地(邺),又是后来盘庚迁都的所在(殷)。后世有"殷"、"邺"不分的情况,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2010年02期 v.25;No.95 104-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15 ]
  • 说甲骨卜辞中的“伯■”

    王进锋;

    多数专家都将商末小臣墙刻辞中的"白■"理解为"白麟"。这种看法并不符合先秦古文字的特点,是有问题的。其实,小臣墙刻辞中的"白■"就是伯■,是■族之伯。其得名与■地有关。

    2010年02期 v.25;No.95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2 ]
  • 晋“假虞伐虢”的道路和战场问题的再探讨——兼与靳生禾、谢鸿喜二先生商榷

    卫斯;

    公元前658年与655年晋两次"假道于虞以伐虢"道路和战场,与"鄍邑"、与"茅津"均无涉。晋第一次"假虞伐虢",其战场在虢之下阳,所假"虞道"与虢之下阳均在黄河以北。第二次晋"假虞伐虢"灭虢都上阳,师还灭虞,其战场分置于黄河南、北。其行军路线:第一次伐虢邑克下阳,是从晋都绛发兵,经虞坂——虞城——颠軨——傅岩——盘南——下阳;第二次伐虢灭上阳,重走第一次"虞道"经傅岩、盘南至下阳,再从"太阳渡"过河取虢都上阳。原路师还,顺道灭虞,返晋都绛。晋"假虞伐虢"所假"虞道",主指"虞坂——虞城——颠軨"路段。虞坂即盐坂、即青石槽。颠軨即軨桥。宋代以前平陆所设县治均在"大阳故城",即今茅津渡以东约两公里"下滩"一带。春秋时期,傅岩、茅津既不属虞,也不归虢,而是"戎人"与"夷人"的杂居区。古代"鄍"通"冥",所谓"虞邑",此乃暗城也。

    2010年02期 v.25;No.95 116-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99 ]
  • 千泉、白水城和恭御城考辨

    许序雅;

    根据汉籍史料和阿拉伯地理文献,区分了中外史料记述的不同,考辨了千泉、白水城和恭御城的方位。玄奘所言"千泉",当在今哈萨克斯坦的梅尔克;玄奘所言千泉与阿拉伯地理学家所记之千泉,并非指称同一地方。玄奘所记白水城与阿拉伯地理学家所记之白水城(Isfijab)不能相等同;玄奘所记"白水",似应"泉"字之讹,即为阿拉伯地理学家所记之千泉(Abarjaj);而玄奘所记"恭御城"是阿拉伯地理学家所记之白水城。

    2010年02期 v.25;No.95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3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64 ]
  • 宋代施渚镇考

    马峰燕;

    宋代施渚镇位于今湖州市埭溪镇。其地名变化过程包含三个阶段:唐时叫做上强,宋元时名为施渚,明清时更名埭溪。施渚镇位于连接湖州与杭州的陆路交通要道上,故北宋在此设税场征收商税。南宋时,江南运河交通地位愈发重要,施渚镇所在陆路通道之地位下降,导致该镇及税场被废除。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在此兴起埭溪市,最终成长为镇。施渚镇之兴衰是其所在地区交通格局及商业格局之变迁的反映。

    2010年02期 v.25;No.95 132-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98 ]
  • 汉武帝早期的南郡人口

    刘瑞;

    在分析汉代免老、新傅、罷癃等制度后,认为在南郡的人口结构中:新傅、免老人数均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各侯国人口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据木牍,《秩律》各县的排名隐约遵循口数原则。

    2010年02期 v.25;No.95 141-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24 ]
  • 乾隆前期直隶留养局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原因分析

    郝红暖;吴宏岐;

    文章以同治《畿辅通志》为主要资料,对初创时期直隶留养局的空间分布进行探讨,揭示了其既普遍又不均衡的分布特点,并对形成该特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行政命令的统一性是这一慈善组织普遍设立的主要原因,区域自然环境、自然灾害频繁程度、经济状况、人口密度、与交通线的关系以及地方官员的积极性等是影响其分布不均衡的因素。

    2010年02期 v.25;No.95 14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81 ]
  • 投稿须知

    2010年02期 v.25;No.95 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