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近7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进展”专栏

  • 近70年来中国历史交通地理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蓝勇;

    近70年来,中国历史交通地理的研究领域已经十分广阔,有关交通通道线路的考证几乎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对唐代和元代的交通路线的考证已经较为精细深入。从区域历史交通地理层面来看,以巴蜀、关中、中原、岭南等地区的交通通道考证成果较为丰硕。"道路功能性特征"视域下的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唐蕃古道、陶瓷之路等方面的研究较受关注,"道路地域性特征"视域下的直道、狭义的蜀道研究成果也较丰硕,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影响力大大提高。近70年的中国历史交通地理研究大多隐含于相关学科之中,学科独立性不强、科学精准度不高。未来需要舍弃交通运输史、交通科技史、交通制度史、交通社会史的研究范式而加强历史通道走向复原方面的研究,提高历史交通地理的学科独立性。历史交通地理的研究需要树立"考古学情怀",推行"全路段驴行"式考察。

    2019年03期 v.34;No.132 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2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12 ]
  • 近70年来中国古地图与地图学史研究的主要进展

    成一农;

    新中国成立以来,古代地图与地图学史的研究,在单幅地图、地图谱系以及地图学史的书写方面都取得了众多的成果。在历史学研究正在变革的今天,中国古代地图的研究以及地图学史的书写也开始随之变化,研究视角和方法日益多元。今后,应当在进一步对古地图进行整理、编目的基础上,从更为多元的视角重写中国地图学史,并借鉴史学其他领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深入发掘古地图中蕴含的史料价值。

    2019年03期 v.34;No.132 1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26 ]

史地札记

  • 秦鄣郡非“故鄣郡”辨正

    李昊林;

    <正>秦代的鄣郡实际名为"故鄣郡"这一观点,由辛德勇在《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一文中首次提出~((1)),后又在《所谓"天凤三年鄣郡都尉"砖铭文与秦"故鄣郡"的名称以及莽汉之际的年号问题(上)》中继续论述~((2))。但观其论证过程尚有缺环,特撰文加以辨证。《汉书·地理志》称某郡承自秦郡时,往往冠以"故秦"或"秦"的字样,但"丹扬郡,故鄣郡"之记载似不合这样体例。同时

    2019年03期 v.34;No.132 159-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9 ]

  • “档案、问题与方法”工作坊综述

    张莉;贾丝婷;

    <正>近年来,各类档案的整理、分析和解读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为推进档案史料分析与历史地理学研究的结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于2019年4月7日至4月10日开设了"档案、问题与方法"工作坊。工作坊特邀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曹树基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史红帅副研究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娄敏博士等学者莅临讲座,并与参加工作坊的青年学人一起对各类档案进行研读。

    2019年03期 v.34;No.13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5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 ]
  • 晚清至民国浙江曹娥江河口泥沙坍涨与水环境

    耿金;

    清乾隆年间,钱塘江主泓北移北大门,山会平原北部三江闸外曹娥江河口处的泥沙逐渐淤涨,同治年间,闸外泥沙已严重影响内河泄水。同治五年,地方官员为泄水开掘宣港以分流曹娥江,却导致三江闸外泥沙再次淤涨,闸港阻塞更趋严重。河口泥沙治理,受曹娥江出水河道摆动影响,河道走向变化又影响两岸沙地坍涨与江塘安危。当地一直在寻求河口自然-人文生态系统的平衡,这种平衡既包括长时段上的治水措施与水环境间的互动关系,也包括此过程中形成的泄水与治沙、保塘与护沙等多方矛盾关系。

    2019年03期 v.34;No.132 35-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6 ]
  • 基于1875—2013年多源数据的上海淀泖湖荡群演变研究

    闫芳芳;杨煜达;满志敏;

    基于晚清舆图、民国时期的大比例尺地图和现代测绘地图、卫星影像等资料,提出利用GIS软件提取晚清舆图中地表水体的数字化方案。通过6个时间断面(1875年、1918年、1959年、1978年、2000年、2013年),复原了近一百多年来淀泖湖荡群水域面积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875年以来,淀泖湖荡群水域面积持续萎缩,而以1959-1978年间最为严重。淀泖湖荡群水域面积缩小的直接原因是20世纪60-70年代上海郊县水利体系的重构,导致淀泖湖荡群滞纳汛期积水的重要性降低。

    2019年03期 v.34;No.132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8K]
    [下载次数:4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 ]
  • 楚汉之际至汉初代国辖域及相关问题

    郭丛;

    楚汉战争时期太原郡归属代国,而非西魏国。相关文献中所谓"五十二县(城)"是指曹参"下魏破代"所得城邑,包括西魏国以及代国太原郡所辖的城邑。刘邦高帝六年、七年先后封韩王信、刘仲为代王,二人的代国均包括太原郡。由于对边地控制范围不同,二人的代国分别辖有31县、53县。汉朝灭陈余后未封代王,但保留了代国的建置。这些都体现出楚汉之际代国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9年03期 v.34;No.132 5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4 ]
  • 西汉后期河务与清河郡行政变迁——兼论汉郡职能与郡都尉职掌之关系

    李迎春;

    居延汉简揭示了贝丘、厝、鄃等沿河诸县曾由魏郡划入清河郡的事实。此事实以及汉元帝改清河国为郡、贝丘成为清河都尉治所等现象,都与西汉后期治河形势变化引起的清河郡河务职能的强化有关。汉代部分内郡承担有国家赋予的专有职能。郡都尉虽以"将兵"为责,但并非总以军事为主要职任。郡都尉的职责,乃至治所,都与其所将之兵从事的主要活动、与国家赋予该郡的专有职能密切相关。西汉后期清河郡承担治河职能,清河都尉也以治河为主要职责。

    2019年03期 v.34;No.132 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7 ]
  • 十六国时期诸政权立国择都的地缘政治分析

    牛敬飞;

    十六国时期匈奴、鲜卑诸族多选择在北方边疆的山川形胜之地定都建国,比如汉赵国起于吕梁山西侧的黄土高原,慕容部据辽西大凌河谷而由弱变强。但不是所有的山川形胜都能为民族发展提供庇护,诸族首领选择的多是那些偏离周围强大政权尤其是中原政权的浅山河谷地带。如因坚持在蛮汉山下的盛乐发展,拓跋鲜卑所建代国才得以数次中兴;亡国之余的乞伏鲜卑因选择在洮西大夏河谷复国终于称霸西北;据湟水谷地立国的南凉却因过早将国力集中于河西走廊而迅速灭亡。可见,北方边疆上的山麓河谷对诸游牧民族的发展壮大有重要意义。这对拉铁摩尔的边疆"贮存地"假说是有益的补充。

    2019年03期 v.34;No.132 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5K]
    [下载次数:10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62 ]
  • 关于清代内外洋划分的几点认识

    汪小义;

    清代对沿海商民船只往来海道范围内的海域,综合多方因素将其划分为内洋和外洋两部分,并制定了相应的巡防管辖制度。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考察相关文献,就清代内外洋的划分问题提出几点认识。第一,沿海各地内外洋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由于种种原因,有时会将内洋改划入外洋,或将外洋改划入内洋。第二,和大陆海岸或设立府厅县衙门岛岸的距离并不是划分内外洋的绝对标准,并非所有近海区域皆为内洋,一些外缘无显著岛礁的沿海标志性海角或海港的附近海域就可以划入外洋。第三,以港湾或岛礁等地标来命名和划分内外洋是当时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港湾岛礁附近海域以外的洋面便不属内洋或外洋,只是有些海域并无岛礁等用以标识或划界而已,沿海商船往来海道以内的海域都属清朝管辖。总之,清代对于沿海广大海域进行了长期有效的管辖。

    2019年03期 v.34;No.132 80-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56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0 ]
  • 从“共管”到“统合”:1644-1951年四川牛华溪区划变动研究

    牟旭平;

    牛华溪是因盐业开发而兴起的共管市镇。民国时期牛华溪爆发了长达17年的区划纠纷案,最终引发了自身及犍乐盐区的区划变动。通过把区划变动的全过程还原于历史脉络,发现区划变动并不只是简单的政策导向或利益之争,而有其复杂的内生过程。牛华溪从"共管"走向"统合"的根本动力,是基于市镇自身发展所产生的内生性整合力。这种整合力把分属两县的市镇结成了一个牢固的地域共同体,从而不断推动"统合"的进程。清末地方自治的推行,为牛华溪重构自身所属区划提供了首次契机。民国初年的销岸之争,是地方精英正式提出并归诉求的直接原因。由于"盐区设治"更加符合各方利益,牛华溪并归问题最终被纳入到五通桥方案中而得以解决。

    2019年03期 v.34;No.132 90-9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1 ]
  • 20世纪50年代中国渔民行政区置废初探

    陈冰;

    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区划调整,以发动渔民进行民主改革为目的而在中南地区、华东地区设置的诸多渔民行政区即属此类。渔民行政区又名水上行政区,正式定名于1952年中共中央下达的《关于渔民工作的指示》中。在相关城市设立市辖区"水上区",在沿湖地带"按湖设治",在沿海地带以港口为中心设立渔民县、渔民区、渔民乡。本文对"水上区"和渔民县进行了政区置废的过程复原。按湖设治的洪湖县、微山县和洪泽县,沿海地带因港设治的洞头县、定海县、岱山县、普陀县、嵊泗县、珠海县得以延续至今,震泽县、雷东县、石岛县、大衢县、舟山县已被撤销。渔民行政区的置废是行政区划改革的有益尝试。

    2019年03期 v.34;No.132 9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7K]
    [下载次数:3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9 ]
  • “南海之昆布”:唐代东亚昆布的产地、传播及应用

    胡梧挺;

    昆布是一种可食用的海藻,其药性及功效很早即被典籍所记录。由于历代医家所见昆布之基原植物有所差异,导致诸本草典籍关于昆布的形态和产地记载有所不同。通过与朝鲜半岛及日本相关典籍记载的昆布相比较,可以确定唐代昆布的基原植物应为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通过对中日韩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推测唐代东亚昆布主要分布于渤海国南海府、龙原府、安边府,新罗良州东莱郡,日本陆奥国等沿海地域。唐代东亚昆布主要由新罗和渤海国流向唐朝,而日本的昆布却并未流向唐朝。昆布在唐代东亚各国的应用略有不同:在唐朝主要用作药材;在新罗和日本主要作为食品,也兼做药材;在渤海国则被视为珍贵食品,同时渤海人也已了解其药用价值。

    2019年03期 v.34;No.132 11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8 ]
  • 处处是江南:中国古代耕织图中的地域意识与观念

    王加华;

    从南宋楼璹《耕织图》始,我国历史上先后创绘了几十套体系化的耕织图,而它们基本上又是以"江南"为具体描绘区域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唐宋以后"江南"的重要地位及其象征意义直接相关的。首先,农业经济的发达使"江南"成为重农、劝农的"示范"之地;其次,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加之创作者心目中的江南情怀与意识,促进了"江南"场景的表现与传播;再次,作为王朝统治合法性的重要隐喻与象征,使"江南"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这一现象背后,深刻体现出古人的地域意识与观念。

    2019年03期 v.34;No.132 126-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4K]
    [下载次数:1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8 ]
  • 清中后期陕西捐修城工研究——基于档案的考察

    史红帅;

    城池建设与维修是封建时代保障区域社会安全、延续和改善城市景观的主要工程措施。清顺治至乾隆时期,陕西以公帑修城为主,而在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官民捐修成为城垣维修的重要途径。基于大量清代奏折、咨文、题本、移会等档案,结合方志、碑刻等文献,通过对清中后期陕西各府州厅县103次捐修城工进行统计,探讨了捐修城工背景、类型、频次、捐额及其区域差异,分析了捐修群体的分工协作关系与城工的重点内容,指出清中后期陕西捐修城工不仅有益于加强城池防御能力、改善城市景观,而且有助于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在促进士绅群体参与公共建设事务、改善匠夫生计、赈灾救民、增加地方学额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2019年03期 v.34;No.132 140-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7 ]
  • 貴州師範大學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杨斌;严奇岩;罗权;

    <正>贵州师范大学位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其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建校时即设立了史地科,1943年升为史地系,1952年分别成立历史系、地理系,涌现出周春元、王燕玉、项英杰、吴雁南等一批学养深厚的学者。2015年3月,经学校批准,正式成立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与2009年成立的喀斯特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中心现为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是贵州省史学会、贵州省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

    2019年03期 v.34;No.132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下载本期数据